查看原文
其他

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| 美丽绣娘

2016-01-27 央广新闻


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,苏绣、湘绣、蜀绣、粤绣,四大名绣名遐迩,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职业群体。在苏绣的主要发源地——苏州镇湖,曾经是“户户有刺绣,家家有绣娘”。如今,机器代替了手工,从事刺绣的绣娘越来越少了。还有多少人懂得手工的价值?还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,愿意传承刺绣的文化血脉呢?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职业季,今天播出第三篇:《美丽绣娘》。



油画《巧手绣娘》



这边颜色是不是太深了,要不要再淡一点?


应该再淡一点……现在大家都进步很快。


姚建萍


苏州市镇湖镇,姚建萍的工作室,银针轻舞,丝线摇曳。凝神静听,可以听到针牵着丝线穿过丝绸的声音。


姚建萍助理:她们在绣的时候是不会聊天说话的,防止说话的唾沫溅到上面,因为对丝线是有腐蚀的。


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,《尚书》上说,远在4000多年前,就有了“衣画而裳绣”的服饰规矩。绣纹饰于服装,传承了几千年,今天的苏绣位居“四大名绣“之首,姚建萍就是一位公认的苏绣代表性传人。她说,她是伴着妈妈的绣花绷长大的。


姚建萍:开始妈妈让学穿针,然后慢慢学着把丝线一劈为二,然后再一分八,逐渐逐渐怎么分得更细。光是训练分丝,最起码需要十三个月。我不喜欢说话,就觉得这个活特别好,特别干净,特别自由。


7岁拿起绣花针,40年时光从指间缓缓流过,姚建萍仍然记得妈妈第一次教她的情景。刺绣是苏州的骄傲,这里的女孩儿过去都要学刺绣,谈婚论嫁的时候,婆家会向媒人要绣品,透过绣品看女孩儿的灵气、心性。


姚建萍: 刺绣,我们这边叫“做生活”,“妈妈,要不要去做生活啦”?我的理解,它是一份工作,一种职业,但已经完全融入到生活中去,跟生活划等号的。


从事刺绣的,有一个美丽的称呼——“绣娘”,现在,“做生活”的说法还有,但“做生活”的绣娘却越来越少了。


姚建萍:镇湖号称八千绣娘,实际上两千不到,接下来很快会消失的。我们这个年龄还是承上启下。如果再过10年,我们也老了,就断掉了。


中国美术馆,姚建萍的刺绣作品正在展出,那些世界名画精细到了极致,难以想像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。



姚建萍刺绣作品《椅中圣母》


这个是临摹拉菲尔的《椅中圣母》,2012年在巴黎秋季艺术沙龙,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,有一个西班牙艺术家叫桑德瑞拉,当场就给姚老师跪下了,然后拿着她的手亲吻,说这是天使之手。


丝线的粗细,颜色的深浅,针脚的长短、疏密,刺绣独特的表现手法赋予绣品生命。从普通绣娘到公认大师,是一个艰辛的过程。姚建萍说,光是找老师,她就找了三年。


姚建萍:确实难,涉及到了色彩学、结构学、以及工艺的每一道流程。然后还有拜师也很难,拜了很多老师,但是几次吃了几个闭门羹。这个时候通过亲戚朋友介绍,找到了这位老师。在老师的身边几乎每天学习工作差不多十五个小时左右,每分钟都是计划好的。


刺绣是一份美丽而寂寞的职业,习得皮毛就要三年,一副绣品,几个月、几年才能绣完。今天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耐心潜心修炼呢?


姚建萍:现在真的是天翻地覆。那个时候,我愿意掏所有的积蓄拜一个师傅,现在是我敞开大门,给你两万块钱,你还不愿意学。这个行业真的是要耐得住寂寞,经得住诱惑。现在很多人做个一年半就熬不住了。



昆曲《牡丹亭》剧照


昆曲和苏绣、评弹,同是苏州名片。苏州昆剧院,白先勇改编的昆曲《牡丹亭》,让现场又一次爆满。雅韵含情、水袖轻挥,昆曲之“美”,还表现在绮丽古雅的戏服,而这戏服都是苏州绣娘亲手缝制的。绣娘们慢慢老去,手工越来越少了,代替手工的是轰鸣的机器。中国刺绣技法创造发明专利第一人邹英姿回忆过去的光景,不免伤心。


邹英姿在接受记者采访


邹英姿:那时就是一个氛围,村上所有家的女儿们、妈妈们,甚至奶奶们,冬天在太阳下,夏天就找荫凉的地方,一起刺绣,这是一种生活场景,现在不多了。


记者: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离这远吗?


邹英姿:不远。


记者:现在村子还有吗?


邹英姿:正在消失中。


记者:也要拆迁了?


邹英姿:对,现在正在拆迁,蛮伤心的一件事情。感觉“根”没有了。


“户户有刺绣,家家有绣娘”,这情形早已不见。自古便是刺绣之乡的苏州镇湖小镇,绣品店虽然有300多家,但都门可罗雀。一位老板说,“现在刺绣不叫工艺品,叫工业品了”。


有了机器刺绣,繁琐的传统工艺一下子变得简单了,但是在姚建萍眼里,它离刺绣的真谛也远了。


姚建萍:完全是两码事。


记者:无论是从丝线还是从色彩?


姚建萍:刺绣表现在技巧的丰富性以及材质的优越性,一根丝线可以劈成三十几、六十几,厚实的地方,可以一根甚至三根线,发挥空间大。还有,丝光效果,丝线的材质、针法的入脚点、方向感反射出来的那种艺术效果,非常精湛。



姚建萍工作室绣娘


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。就像这首歌词的意境,绣娘们安安静静,用一生的耐心创造着美。每一针落下去,都连着专注的眼神;每一针捻起来,都带着手指的温度。这就是手工的价值,它延续着祖先的追求,也传承着一种文化体认。或许在匆匆岁月中的某一刻,我们也会愿意慢下来,去品味时光留给我们的记忆。


记者手记


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

公秀华


很早以前,我曾做过十字绣。巴掌大的底布上,是一幅非常简单的图案,拿起放下,反复一个多月,重复而枯燥的针线活,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。那幅“留个尾巴”的作品也成了“镇宅之宝”,被家人耻笑了好久。从此,我对刺绣这类精细活儿敬而远之。


正是这个经历,让我接到选题时,更多了几分好奇。到底什么吸引着绣娘们这样坚守?她们是一群怎样的人?而这次采访,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了这些美丽的绣娘,更深深被她们的绣品、执着的精神所打动。


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”,如果要形容这群美丽的绣娘,第一个印入脑海的就是这句话。采访中接触的每个绣娘,都有着自己的气质和闪光点,但在她们身上,都有一个共同点: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”。这次采访的主角——苏绣大师姚建萍就是典型代表。和许多老一代的绣娘一样,姚建萍这辈子,就做了一件事:做苏绣。用她的话来说,一辈子算是离不开它了。在性格沉静内向的姚建萍看来,刺绣是最适合她的工作,干净、自由,刺绣更像是安静地与自己对话。


岁月流转,很多人来了又走,她却始终坚守在这方寸绢绣之间,浮躁社会里,无论生活清贫还是富足,她一直那样安安静静,优优雅雅端坐在绣架前,和最初的喜爱相伴。这不正是“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”最好的写照吗?


刺绣,绣的是心性。心浮气躁、坐不住冷板凳的人是肯定做不好刺绣的,而真正走进她们的工作室,更是深深感受到美丽背后的艰辛。绣娘邹英姿说的一句话,让我印象深刻。她说:“别看简单一根针,针线穿梭中,24根肋骨都在用力,长年累月下来,很多绣娘坐得肋骨都变形了,然而就是这样,她唯一放不下的仍是绣架上的作品。”


去采访前,设想过很多场景,怎么用广播、用音响去展现她们这个职业,然而真正到了那里,才发现一切都是无声的。因为对她们来说,丝线极为珍贵,为了不腐蚀丝线,她们工作时不说话,连呼吸都是轻柔的。或许,只有不浮躁的内心,才能绣出这样静默的美。


这份寂寞的职业,来学的年轻人少了,能够坚持下来的人都久经考验。和她们聊天,能感觉到她们身上的那股韧劲,还有刺绣浸染出来的气质和心性:浅浅的笑容,说话慢条斯理,不急不躁,宁静淡然。


刺绣,绣的是图饰,更是灵性。刺绣不仅是指尖上的技艺,还需要美的认知和感悟。这次采访,遇到的很多绣娘,她们的经历、感悟都令人心动。邹英姿就是其中一个。为了刺绣,她去学素描,去敦煌拍摄大佛,去西安听秦腔、观摩碑林石刻书法,去四川看老师傅制壶……美都是相通的,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都给刺绣融入了更多情感和灵性。


对邹英姿来说,刺绣就是她最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,挣钱,行走,去想去的地方,做喜欢的东西,追寻一切美好的事物。而听她的故事,我不禁心生向往,向往她这份优雅从容、恣意洒脱,向往她对美的追求和坚守。能够不忘初心,努力追寻,一生惦念,这也是一种幸福,而现实生活中,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妥协、不退让,坚持自己的梦想呢?
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人生价值亦如此。喧嚣繁华中,愿我们都不忘初心。


大家都在看↓

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| 修补时光的人


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| 远去的邮递员


《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》地名季篇外篇 | 何处是故乡

记者:公秀华、景明

本期编辑:石玲雯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